introduction
媽媽們毫無疑問都對寶寶的飲食很重視,
因為重視,所以腦海里經常有很多疑問。
嬰幼兒為什么需要添加輔食?
添加輔食的原則有哪些?
我們在這里針對這兩個問題為媽媽們解答。
嬰幼兒添加輔食4大原因
1.乳汁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生長需求
6個月后,單純從母乳或配方奶粉中獲得的營養成分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求,必須添加輔食,幫助寶寶及時攝取均衡、充足的營養,滿足生長發育的需求。
2.為“斷奶”做好準備
嬰兒的輔助食品又稱斷奶食品,其含義并不僅僅指寶寶斷奶時所用的食品,而是指從單一的乳汁喂養到完全“斷奶”這一階段時間內所添加的“過渡”食品。
3.訓練吞咽能力
從習慣吸食乳汁到吃接近成人的固體食物,寶寶需要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從吸吮到咀嚼、吞咽,寶寶需要學習另外一種進食方式,這一般需要半年或者更長的時間。
4.培養咀嚼能力
寶寶不斷長大,他的牙粘膜也逐漸變得堅硬起來,尤其是長出門牙后,如果及時給他吃軟化的半固體食物,他會學著用牙齦或牙齒去咀嚼食物。咀嚼功能的發育有利于頜骨發育和乳牙萌出。
輔食添加的六個原則
1.輔食的做法要由稀到稠
比如添加米粉,剛開始調和時加水要多一些,使米粉糊比較稀薄,隨著寶寶逐漸長大,以后漸漸增加稠度。千萬不可一開始就把米粉糊弄得很稠,不然寶寶會很不喜歡。對于其他的輔食,可逐漸從泥糊狀過渡到顆粒狀、小塊狀等。
2.每次喂寶寶輔食的量要由少到多
由于剛添加一種新的口味,寶寶有可能會不太適應,媽媽可從量上逐漸過渡。一開始不可喂太多,比如一兩勺,然后到三四勺等,慢慢地,再增加到小半碗,甚至更多。
3.添加輔食的種類要由一種到多種
媽媽千萬不可一下就添加好幾種輔食,那樣會更容易引起不良反應的。每次添加一種新食物后,媽媽應注意寶寶的糞便及皮膚過敏狀況,3—5天內一切正常,才可換另一種新的食物。
若有腹瀉、嘔吐、皮膚紅或出疹等癥狀,應立即停止喂該種食物,并及時帶寶寶去看醫生。
4.不可很快讓輔食替代奶制品
有些媽媽覺得寶寶能吃輔食了,就把輔食作為寶寶的主食,平常也很少喂寶寶奶了。但是,奶中的有些營養元素在輔食里是沒有的。
6個月以內,寶寶的主食還是應該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輔食只能作為一種補充食品。
5.不宜長時間喂寶寶流質或泥質的食品
有的媽媽會覺得寶寶的胃口及吞咽能力有限,一些需要咀嚼的食物,比如面條等要等寶寶一兩歲時再喂,現在只需要喂米粉等泥質食品就可以了。
殊不知這樣會使寶寶錯過發展咀嚼能力的關鍵期,可能導致寶寶在咀嚼食物方面產生障礙的。
6.營造愉快的進食環境
在給寶寶喂輔食時,最好選在寶寶心情比較好或者清醒的時候,媽媽也應面帶微笑,讓寶寶感覺到和藹可親,同時告訴寶寶這是好東西,很有營養,并鼓勵寶寶來吃。寶寶表示不愿意吃時,千萬不可強迫其進食,不然會更容易加重他對輔食的厭惡心理。
輔食添加有講究,媽媽要遵循原則、
循序漸進,才能順利完成食物轉換。
科學添加輔食,奠定寶寶一生的健康基礎!
聲明:圖文來源于網絡整理,歸原創者所有,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上一篇:面對寶寶節后積食,該怎么辦呢?
上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