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臍帶繞頸怎么辦?佛山都市婦產醫院有限公司的產科主任醫師表示:“臍帶繞頸在產科門診十分常見,約占分娩總數20%~25%。發生原因與臍帶過長、胎兒小、羊水過多及胎動頻繁有關。多數繞頸1~2周,3周以上少見,文獻報道多達9周。當胎兒發生臍帶繞頸的現象時,要小心加強產前、產時的胎兒監護,選擇正確的分娩方式可降低臍帶繞頸圍生兒病率及死亡率。”那么,檢查臍帶繞頸的方法有哪些呢?
佛山都市婦產醫院有限公司的產科主任表示:B超檢查是診斷臍帶繞頸的唯一方法,但是超聲診斷的準確性并非完全可靠。即使有經驗的超聲醫師也可能誤診或漏診臍帶繞頸。多普勒超聲可以提供臍血管的血流動力學信息,包括血流速度、阻力指數、搏動指數等參數,為判斷臍帶繞頸的胎兒是否發生宮內窘迫提供有力依據。
方法一、掃查手法
常規檢查可疑臍帶纏繞時在該部位探頭順胎體縱軸掃查,并向兩側轉動探頭,以該部位為軸心,盡可能大幅度地滑動探頭做弧形掃查,探頭橫置于該部做上下兩側的補償掃描。
方法二、超聲表現
該部位胎兒體表有凹跡。1周為“U”型,2周為“W”型,2周以上可平行排列,也可重疊交錯,皮膚凹跡有不同表現。臍帶在該部向后方對側延伸。確定為臍帶纏繞時,如臍帶呈漂浮狀與該部胎體表面有距離,其他部位有迂曲漂浮的臍帶回聲說明纏繞較松。臍帶緊貼纏繞部,羊水中不易探及臍帶回聲,或臍帶呈伸直牽拉狀,應視為纏繞過緊或臍帶過短。
超聲診斷臍帶繞頸的注意事項:
。1)超聲確診臍帶繞頸的時間應選擇在臨產前。越臨近分娩,其結果越可靠(準確率97%)。妊娠30周前因胎兒活動纏繞的臍帶可自行解脫或再纏繞(準確率80%)。
。2)發現臍帶繞頸征象伴有胎兒心動過緩或不齊,提示胎兒窘迫,應及時采取緊急措施。
。3)檢查時盡可能清楚的顯示胎兒頸背部長軸切面,頸部橫斷掃查范圍應盡量包括頸部兩側及腹側,尋找有無臍帶交叉。
。4)掃查時探頭不宜重壓腹壁,避免胎兒頸部周圍羊水被擠壓而減少,影響診斷。
。5)頸部U形壓跡要與稍胖胎兒頸肩交界處皮膚皺褶形成的V形相鑒別,并注意近場聚集和防止偽像的干擾。
。6)單純出現頸背部U行壓跡和彩色血流尚不足以確定診斷。要同時在胎兒腹側出現彩色血流或有W形壓跡方可肯定。因為臍帶可由面頰、眼眶前和肩部繞過,并非繞頸。
。7)當孕婦臥位檢查因羊水較少不易辨別臍帶繞頸時,可改用站立位掃查,借重力關系使羊水向羊膜腔下方積聚,形成透聲窗。
溫馨提示:更多有關的其他資訊,可以撥打醫院健康熱線:4000-138-120,或QQ4000138120進行交流。
上一篇:為什么會胎位異常呢
上一篇:孕檢別拖延 小心肚大確是葡萄胎